貿易戰來襲!川普關稅升級讓全球金融抖了三抖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正在升級,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關稅從104%提高到125%。** 雖然他同時宣布對多數國家暫停提高互惠關稅90天,將基準線降至10%,但這種「拉一放一」的手法已經讓全球投資者神經緊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許多資金開始流向避險資產,包括比特幣和代幣化實物資產(RWA)。
我在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個念頭是:「唉呀,各位鄉親啊,川普又要玩他的老把戲了!」但仔細想想,這次的關稅升級其實不只是貿易戰那麼簡單,它背後反映的可能是全球金融體系更深層次的問題。
關稅升級背後:全球金融體系的裂痕越來越大
**全球金融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次貿易衝突可能只是表象。** 根據Plume區塊鏈的聯合創始人泰迪·波恩普林亞(Teddy Pornprinya)的觀點,川普的關稅升級實際上暴露了「全球貨幣體系更深層次的裂痕」。這不僅僅是關於貿易爭端,而是反映了更基本的問題。
我們普通人買個外國產品可能就只看到價格漲了,但大局上這反映的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財政困境。美國和中國都面臨著不可持續的債務水平,這讓他們更依賴通脹工具來緩解壓力,包括可能的貨幣貶值。
想想看,這就像你家信用卡刷爆了,突然銀行說要加收3%手續費,你當然不爽,但你能怎麼辦?還不起就是還不起,只能想辦法讓別人幫你分擔啊!(國家層面當然複雜得多,但這個比喻幫助我們理解關稅戰背後的債務問題)
投資人怎麼看這件事?是危機還是轉機?
緊急避險:代幣化黃金交易量飆升
**貿易緊張局勢已經讓投資者行動起來,代幣化黃金交易量飆升至兩年新高。** 根據報導,代幣化黃金交易量本週突破10億美元,創下自2023年美國銀行業危機以來的新高。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開始緊張了,想找個避風港。
我前陣子跟朋友聊天,他說:「老兄,我把一部分資金放進了PAXG和XAUT這些黃金代幣,就當作數位黃金吧!」當時我還不太在意,現在看來他的直覺還挺準。
代幣化黃金品種 | 特點 | 近期表現 |
---|---|---|
PAXG | 由實體黃金1:1背書 | 交易量上升40% |
XAUT | 由Tether發行的黃金代幣 | 交易量上升35% |
DGLD | 瑞士黃金代幣 | 交易量上升28% |
RWA崛起:實物資產上鏈創新高
**鏈上實物資產(RWA)突破200億美元歷史新高,代幣化私人信貸成為主力。** 4月9日,RWA總值達到200億美元,其中代幣化私人信貸占了127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就是大家開始把實體世界的資產「搬」到區塊鏈上,希望透過代幣化獲得更好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有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底前,RWA可能達到5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為什麼?因為比特幣流動性增加,將幫助RWA在450萬億美元的全球資產市場中吸引更大份額。
我以前一直覺得比特幣就是「數位黃金」,沒想到現在連實體黃金都要「數位化」了!(市場永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創意啊)
關稅戰只是談判籌碼還是長期政策?
**加密貨幣交易所Bitfinex的分析師認為,關稅上調可能只是美國的談判工具,而非長期政策轉變。** 他們告訴Cointelegraph:「美國現任政府的關稅威脅只是一種談判工具,用來說服其他國家降低對美國製成品和服務的關稅,不太可能成為永久性政策。」
全球宏觀投資專家Raoul Pal也表示,關稅談判可能只是美國為與中國達成協議而擺出的「姿態」。
依我看來,這就像兩個大男孩在玩心理戰:「你看我這麼狠,是不是該讓步了?」但實際上,雙方都不想玩過火,因為真的徹底打起來,兩邊都會受傷。
南森分析師預測,談判的基調可能會決定全球風險資產的復甦,包括加密貨幣市場,該市場有70%的可能性在2025年6月觸底後復甦。
台灣投資人該怎麼解讀這則新聞?實戰經驗分享
**貿易戰不是新鮮事,但這次的關稅升級卻暴露了更深層次的全球經濟脆弱性。** 作為一個在2018年就經歷過第一輪美中貿易戰的投資人,我想分享幾點個人看法:
1. 別急著全押避險資產 – 每次美中貿易摩擦,都有人嚇得立刻全倉黃金或比特幣,結果往往是買在高點。關稅戰更像是談判過程中的波動,而非系統性崩潰的信號。
2. 分散才是王道 – 我的投資組合包含股票、加密貨幣、黃金ETF和一些RWA代幣。這次風暴來襲時,我發現代幣化資產確實提供了一定緩衝。
3. 關注政策細節而非標題 – 媒體往往會放大負面消息。實際上,川普暫停了對大多數國家關稅的提高,只針對中國加碼,這是有選擇性的策略而非全面貿易戰。
記得2019年那次嗎?很多人以為世界末日要來了,結果那些在恐慌時買進的人,現在早就笑呵呵了。當然,歷史不會完全重演,但它確實會押韻。
新手常見誤區:關稅戰消息怎麼看不迷路
**解讀貿易戰新聞需要看穿表象,理解背後的政治經濟博弈。** 初入市場的朋友常犯這些錯:
1. 過度解讀短期波動 – 關稅消息出來後市場可能大跌,但這通常是短期反應,不代表長期趨勢。
2. 忽視多方面影響 – 關稅不僅影響進出口,還影響通膨、匯率、資金流向等。
3. 只看表面關稅數字 – 10%、125%這些數字嚇人,但實際影響取決於執行方式、豁免範圍等細節。
我一個朋友看到關稅升級的消息,二話不說就賣掉所有A股ETF,結果過了兩天中國出台刺激措施,股票又飆升了。這就是典型的「被標題嚇到」案例。
全球金融裂痕下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全球金融體系裂痕加深意味著資產配置需要更加謹慎,但也創造了獨特機會。** 根據新聞背景和我的觀察,以下是幾個值得關注的點:
1. 代幣化黃金可能持續受益 – 不僅因為避險需求,還因為它結合了實物黃金的穩定性和加密資產的流動性。
2. RWA成為新熱點 – 實物資產代幣化是區塊鏈與傳統金融融合的橋樑,有望吸引更多機構資金。
3. 比特幣的角色轉變 – 越來越多人將比特幣視為「數位黃金」和長期對抗通膨的工具,而非單純的投機資產。
我的小策略是:30%股票(全球分散)、25%比特幣/以太坊、15%代幣化黃金、20%穩定幣(等待機會)、10%RWA實驗性配置。(這不是投資建議,只是分享我的思路)
熱門搜尋問題:大家都想知道關稅戰的影響
熱門關鍵詞解析
關稅升級對加密貨幣有什麼影響?
貿易緊張可能增加市場避險情緒,短期內有利於比特幣等被視為「數位黃金」的加密資產,但也可能導致整體市場波動加劇,傷害風險較高的山寨幣。
代幣化實物資產(RWA)是什麼?
RWA是將實體世界資產(如黃金、房地產、債券)轉化為區塊鏈上代幣的過程,讓這些資產能在數位世界交易、分割和流通,目前市值已超過200億美元。
2025年貿易戰會如何發展?
根據分析師預測,貿易摩擦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達到高峰,隨後各方可能達成某種妥協。市場預期加密貨幣可能在2025年6月觸底後復甦。
常見問題 FAQ
Q: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真要打貿易戰還是只是談判策略?
A:多數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是談判策略。Bitfinex和Raoul Pal等專家指出,這些關稅威脅是「姿態」和「談判工具」,美國真正目的是迫使其他國家降低對美國商品的關稅。
Q:這次關稅升級會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嗎?
A:直接影響有限,因為美國對台灣關稅並未大幅提高。但若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可能間接影響全球供應鏈和終端需求,對台灣科技業造成波動。
Q:代幣化黃金比實體黃金好嗎?
A:各有優缺點。代幣化黃金優點是流動性強、交易便利、無需擔心保管問題;缺點是有平台風險和技術風險。選擇應基於個人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Q:RWA真的是未來趨勢嗎?會不會只是炒作?
A:RWA確實解決了許多實體資產的流動性和分割困難問題,但目前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存在監管不確定性。短期可能有炒作成分,但長期看是傳統金融與區塊鏈融合的重要方向。
結語:不用怕,但要有準備
**全球金融體系的裂痕正在擴大,但危機中往往孕育著轉機和創新。** 川普的關稅升級可能只是更大經濟變革的前兆,在這個過程中,具有避險屬性的資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方案將受益。
作為普通投資人,與其恐慌,不如將這視為重新審視和調整資產配置的契機。分散投資、做好長期規劃、關注創新卻不盲目追風——這些老生常談的建議在今天依然適用。
就像我常跟朋友說的:「市場波動是常態,能持續贏的人不是預測得最準的,而是適應能力最強的。」
記住,華爾街有句老話:「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但我想補充的是:「無論貪婪還是恐懼,都別忘了思考。」
你怎麼看這次的關稅升級?對你的投資策略有什麼影響?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幣圈小鯨魚,深耕幣圈已經第 9 年,從 2016 年的 ETH 10 美元一路看到 2021 牛市的 4,800 美元高點。經歷過 DeFi 熱潮、NFT 爆發、FTX 崩盤,也活過熊市寒冬。
現專注於現貨與合約交易,輔以鏈上數據分析與板塊輪動觀察,結合短中線技術策略。過去三年個人帳戶回報如下:
▸ 2021 年報酬率:+189%(主力:現貨+DeFi 倉位)▸ 2022 年報酬率:+38%(主力:避險穩定幣挖礦+空單對沖)▸ 2023 年報酬率:+74%(主力:合約波段+AI 概念幣輪動)
平均勝率維持在 61~66%,最大回撤控制在 12% 以下。致力於讓新手「看懂市場訊號、建立風險意識、拒當 FOMO 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