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再起!特朗普4月2日關稅決策引爆比特幣市場震盪
欸欸,鄉民們有在關注最近的國際局勢嗎?最近老川又開始整那套了,要搞貿易戰啦!各位幣圈韭菜們準備好被割了嗎?比特幣和股市最近壓力山大,就是在擔心老川4月2號要公布的關稅政策。這篇我們就來聊聊這波貿易戰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在混亂中求生存!
老川貿易戰2.0版:比特幣市場風向正在轉變
各位鄉民有沒有發現啊,每次老川一出手,市場就要抖三抖?這次也不例外。根據消息,特朗普將在4月2日宣布新的關稅政策,而這可能會讓比特幣在4月的走勢蓋牌定調。我看了一下數據,上次老川在1月20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後,比特幣在兩個月內就跌了18%,標普500也跌了超過7%。
這不是在開玩笑,是真的有數據支撐的啊!我個人在1月底時還在想說「欸不會吧,這次比特幣應該能撐住吧」,結果錢包縮水的速度讓我嚇一跳。
更慘的是,3月29日《華盛頓郵報》爆料說特朗普敦促其高級顧問在進口關稅問題上採取更激進的立場。各位,這是要玩真的啊!這波關稅政策主要是針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目的是想減少美國約1.2萬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同時刺激國內製造業。
在貿易戰陰影下,比特幣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鯨魚們還在默默買進:大戶動向透露市場信心
雖然市場一片恐慌,但有趣的是,那些手持1000到1萬枚比特幣的大戶(我們俗稱的「鯨魚」)卻在持續增加持倉。根據Glassnode的數據,這類地址的數量從1月1日的1956個增加到3月27日的超過1990個。我只能說,真的是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啊!
Nexo分析師Iliya Kalchev表示:「在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威脅和持續的宏觀不確定性下,風險偏好仍然低迷。尽管如此,鯨魚對BTC的積累和ETF連續10天的資金流入表明機構需求穩定。但通脹或貿易方面的鷹派意外可能會使加密貨幣在4月保持區間波動。」
我自己是覺得,這些大戶可能知道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內幕消息。去年我在幣價低點時賣掉一些,結果沒想到大戶們在那時正在偷偷買進,讓我錯過了後來的大漲。這次我可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
ETF資金流向:市場情緒的風向標
講到ETF,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在3月28日結束了連續10天的資金流入。當天富達ETF錄得超過9300萬美元的資金流出,而其他ETF發行商則沒有顯著的資金進出。
但整體來看,機構資金的態度還是相對穩定的。自從比特幣ETF上線以來,總體資金流入是正面的,這也是支撐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有個朋友前陣子就是看準ETF核准後會帶來大量資金,一口氣加倉了不少,結果真的賺翻了,現在天天在我面前炫耀,超討厭的啦!
貿易戰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市場?歷史經驗與未來預測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與比特幣的相關性
回顧一下歷史,貿易戰通常會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減少對風險資產(如比特幣)的投資偏好。從TradingView的數據來看,上次關稅公告後比特幣和標普500都經歷了明顯下跌。
那這說明什麼?說明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相關性在特定事件下還是很高的。雖然幣圈常喊「比特幣是避險資產」,但實際上在系統性風險面前,它更像是一個高風險資產。
我記得2018年那波貿易戰時,我手上的幣差點變成廢紙。那時候很多人(包括我)還抱著「加密貨幣跟傳統市場無關」的想法,結果被市場無情教育了一頓。
通膨因素:加密貨幣是否還是抗通膨的選擇?
貿易戰會帶來什麼?對,就是通貨膨脹!關稅提高意味著進口商品價格上升,這可能會推高整體物價水平。在通膨環境下,比特幣理論上應該是個不錯的對沖工具,畢竟它有總量限制、去中心化等特性。
但諷刺的是,投資者在通膨擔憂加劇時往往會減少對風險資產的投資,這就造成了一個矛盾:比特幣應該是抗通膨資產,但在通膨預期增強時反而可能面臨賣壓。
我自己去年就是被這個邏輯坑了。原本以為通膨來了比特幣會漲,結果美元指數一上升,比特幣就開始跳水。現在總算明白了,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短期內比特幣還是會跟著傳統風險資產一起波動。
4月2日關稅決策:可能的市場反應預測
最壞情況vs最佳情況分析
如果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關稅政策比市場預期的更為激進,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比特幣價格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最壞情況下,可能會測試6.5-7萬美元的支撐位。
反之,如果關稅政策相對溫和或已經被市場充分消化,那麼比特幣可能會出現反彈,特別是考慮到5月減半事件的臨近。
我個人是覺得這次市場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不至於像之前那樣大幅下跌。而且比特幣減半就在眼前,歷史上減半後都是上漲的,這次應該也不會例外吧?(雖然我每次這樣想都會被打臉啦!)
短期波動vs長期趨勢:投資者該如何定位?
別管短期波動了,分析師們對2025年比特幣的價格預測仍然相當樂觀,預測價格在16萬美元到18萬美元以上。這些數字是不是很誘人?但別忘了,中間的過山車可能會讓你暈頭轉向。
我自己的經驗是,與其試圖預測短期波動,不如制定一個長期投資計劃並堅持執行。我有個程式員朋友從2017年開始就每月買入固定金額的比特幣,不管市場如何波動。現在他的投資組合已經漲了好幾倍,而我這種想要抄底的反而常常買在高點賣在低點,超級慘的。
貿易戰下的投資策略:如何在動盪中保持穩定?
分散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老話一句,投資組合要多元化。在貿易戰的環境下,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傳統的避險資產,如黃金、美元或日元等。同時,在加密貨幣內部也可以進行多元化配置,不要只押注比特幣一種。
我自己現在的配置是比特幣佔50%,以太坊佔30%,其餘20%分散在一些我看好的小幣上。去年全押比特幣時,遇到大跌真的是睡不著覺,現在至少分散了風險,心情好多了。
做好風險管理:設定止損並控制倉位
在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風險管理變得尤為重要。設定合理的止損位,控制好每次交易的倉位大小,避免因為單次大額虧損而被迫退出市場。
我的慘痛教訓是,2021年牛市頂部時沒有設置止損,結果熊市一來,虧損超過70%。現在我對每筆交易都設定了15%的止損,雖然有時會被短期波動洗出局,但至少能保護資金安全。
關注強勢資產:機構青睞的幣種可能更有抗跌性
觀察機構投資者的動向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目前來看,比特幣ETF的持續資金流入表明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仍有信心。相比於一些小市值代幣,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主流幣種可能在市場動盪時表現更為穩定。
我朋友前陣子買了一堆小幣,結果一遇到市場調整就跌得比大盤慘多了。反觀我持有的比特幣,雖然也跌,但至少跌幅相對較小,而且流動性好,隨時可以出場。
結論:貿易戰陰影下的投資智慧
特朗普的4月2日關稅決策無疑是比特幣和整個加密市場近期關注的焦點。短期內,市場可能會因為不確定性而出現波動,投資者應該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
然而,從長期來看,鯨魚地址的增加和ETF的資金流入都表明機構對比特幣的信心仍然穩固。隨著5月減半事件的臨近,比特幣在經歷短期波動後可能會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我自己是決定不再被短期波動嚇到了。這次貿易戰來了,我反而準備好了一些資金,打算在大跌時分批買入。畢竟,歷史告訴我們,每次危機後面都是機會,而那些在恐慌時堅定持有甚至逆勢買入的人,最終往往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各位鄉民,你們準備好在這波貿易戰中尋找機會了嗎?還是打算躲在一旁觀望?不管怎樣,記住一點:市場永遠比你想象的更有韌性,而且總是在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開始反彈。祝各位投資順利,賺大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