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企業將成比特幣狂熱者?2030年你的公司是否也在其列?

大預測!四分之一的標普500企業將在2030年擁有比特幣,不買就等著失業?

各位鄉民晚安啊!最近幣圈超級夯的消息,咨詢公司Architect Partners的合夥人Elliot Chun放了個震撼彈,預測到2030年,標普500指數中四分之一的企業將把比特幣放進資產負債表!這消息一出,直接讓我的幣圈群組炸鍋了,大家紛紛問:「真的假的?這麼多大公司要進場?」

先別急著衝去借錢買幣啊!讓我們好好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財務經理的焦慮:不買比特幣恐丟飯碗?

根據Chun的說法,這波企業採用比特幣的趨勢竟然是被一種「不買就慘了」的壓力所驅動。企業財務經理可能會陷入一種兩難:

– 買了比特幣成功了 → 你是天才
– 買了比特幣失敗了 → 至少你有嘗試
– 沒買比特幣 → 可能會被炒魷魚

這邏輯聽起來有沒有超像當年房市起飛時大家說的「現在不買,一輩子買不起」?但在金融市場,這種「害怕錯過」(FOMO)的心態確實經常引導決策,尤其是當某種資產不斷創新高時。

老實說,我自己2017年就是這樣進場的,看到周圍朋友都在賺錢,想說不買好像很笨,結果買在高點…慘劇就不說了,大家懂的。

目前有哪些企業已經買進比特幣?現況分析

按照BitcoinTreasuries.NET的數據,現在公開持有比特幣的上市企業共有89家,其中持有量最大的是MicroStrategy(MSTR)。

但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目前只有特斯拉和Block兩家公司持有比特幣。如果Chun的預測成真,那麼到2030年至少要再增加123家標普500公司持有比特幣!

最近GameStop也宣布計劃用13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資金購買比特幣,似乎印證了這個趨勢正在加速。

我直說啦,這種大企業紛紛入場的預測若成真,對比特幣價格肯定有巨大提振。畢竟企業資金體量完全不是散戶能比的,光是想像就讓人小興奮(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

為什麼企業要持有比特幣?動機大剖析

企業為什麼要買比特幣?根據Chun的分析,主要有這幾個理由:

1. 對沖通貨膨脹 – 面對美元貶值風險,比特幣提供了一種替代選擇
2. 財務多元化 – 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3. 比黃金更靈活 – 比特幣比黃金更容易儲存和轉移(你想想看搬黃金條的畫面就知道了)
4. 流動性高 – 比特幣市場24/7全天候交易,緊急需要資金時可以快速變現

但Chun也坦言,將比特幣作為財政資產的策略對於那些希望它能對沖美元通脹或實現財務多元化的公司來說,依然是「未經驗證的策略」。

說真的,這點我很同意。比特幣作為企業儲備資產的歷史還很短,才幾年而已,真的能在金融危機中保值嗎?誰也說不準。

MicroStrategy的神話:其他公司真的能複製嗎?

別的不說,MicroStrategy(MSTR)的表現真的很誇張。自2020年8月首次投資比特幣以來,MSTR股價暴漲超過2000%!遠遠超過了比特幣本身(上漲781.1%)和標普500指數(上漲64.8%)的表現。

「我要做第二個MicroStrategy」可能只是白日夢

但Chun很直白地潑了冷水:「那些實施這一戰略、希望複製MSTR表現的公司將面臨失望。」他稱MicroStrategy是「一家獨一無二的公司」。

為什麼?因為MSTR最初在美國資產管理人無法直接持有比特幣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間接接觸比特幣的管道。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2024年1月美國SEC批准了比特幣現貨ETF後,機構投資者有了更多直接投資比特幣的選擇。

我自己分析,MicroStrategy的CEO Michael Saylor是個比特幣狂熱分子,願意把公司幾乎所有資產都投入比特幣,這種激進策略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或願意模仿的。畢竟,公司持有現金是有原因的,例如應付突發狀況、投資機會或運營開支。

大佬們眼中的比特幣未來價格:2030年上50萬美元?

如果你好奇為什麼企業要買比特幣,看看這些科技投資者和高管的預測就知道了:

– ARK Invest的CEO Cathie Wood
– Galaxy Digital的CEO Mike Novogratz
– Coinbase的CEO Brian Armstrong
– Block的CEO Jack Dorsey

這些大咖都預測比特幣可能在2030年達到5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甚至更高!

(咦,等等,我好像在哪裡聽過這種預測…哦對了,2017年大家也是這樣說的…)

不過話說回來,比特幣從2009年誕生至今確實創造了驚人的財富增長,所以這些預測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投資有風險,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

會計角度看比特幣:企業持有的實務挑戰

從會計技術角度來看,比特幣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被視為「無形資產」,這意味著:

1. 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企業需要定期評估比特幣的價值
2. 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企業需要計提減值損失
3. 但是,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企業不能在賬面上反映增值(除非賣出)

這種會計處理方式對持有比特幣的企業來說相當不利。比方說,如果公司以3萬美元買入比特幣,然後價格跌到2萬美元,公司必須確認1萬美元的賬面損失。但如果比特幣之後漲到10萬美元,公司在持有期間不能在財報上反映這7萬美元的增值。

比特幣ETF:企業採用的催化劑還是競爭者?

今年1月,美國SEC批准了多檔比特幣現貨ETF,這對企業持有比特幣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方面,ETF的批准增加了比特幣的合法性和主流接受度,可能鼓勵更多企業考慮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

另一方面,ETF提供了一種更簡單、更具流動性的比特幣投資方式,這可能削弱了直接持有比特幣的吸引力。為什麼要自己管理比特幣錢包和私鑰,承擔被盜風險,當你可以簡單地購買ETF?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早些時候,加密資產管理公司Bitwise推出了「Bitwise Bitcoin Standard Corporations ETF」,專門追蹤那些公司財政中持有至少1000比特幣的公司。這表明市場對企業比特幣持有者有獨特的投資需求。

企業持有比特幣的利弊分析

優點

1. 潛在的資產增值:如果比特幣繼續上漲,持有比特幣的企業可能獲得可觀收益
2. 通貨膨脹對沖:在法定貨幣貶值時提供保護
3. 市場差異化:在投資者中樹立創新形象
4. 全球性資產:不受單一國家政策影響

缺點

1. 極高波動性:比特幣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
2. 監管不確定性:全球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環境仍在演變
3. 不利的會計處理:如前所述,GAAP會計規則對比特幣持有者不友好
4. 股東擔憂:保守的投資者可能質疑將公司資金投入高風險資產的決定

我的觀點:企業買幣潮真的會來嗎?

老實說,預測到2030年四分之一的標普500公司會持有比特幣,聽起來有點樂觀過頭。不過比特幣確實已經從早期的「互聯網怪胎玩具」發展成為一個被主流金融機構認可的資產類別。

根據我觀察(以及慘痛的投資經驗),加密貨幣採用往往是「三步走」:

1. 「這是騙局,一文不值」
2. 「有點價值,但太危險了」
3. 「這是基本配置,不持有才奇怪」

我們似乎正處於從階段2向階段3過渡的時期。

就像2000年代初期很多企業還不確定是否需要網站一樣,現在許多公司可能在思考:「我們需要一個比特幣策略嗎?」

可能不會有四分之一那麼多,但我確實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企業至少嘗試小額配置比特幣。畢竟,就算只拿公司資產的1%來買比特幣,風險也是可控的,但潛在回報卻可能相當可觀。

當然啦,這只是我的觀點,不是投資建議。加密貨幣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自己的投資經歷就是血的教訓,2018年熊市直接把我從幣圈韭菜變成真·韭菜(只剩根了)。

你覺得企業買幣潮會來嗎?歡迎留言討論!

標普500企業將成比特幣狂熱者?2030年你的公司是否也在其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