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被股市的漲跌弄得暈頭轉向,心裡 OS「到底能不能有個準一點的分析方法啊」?如果你正苦惱這件事,那麼「斐波那契回撤」絕對值得你研究一下。它不只能幫我們在股市茫茫大海裡抓住市場動向,還能窺探出股價背後的「市場心理」,說穿了就是幫你判斷「該收手還是該繼續衝」的重要指標。
關鍵要點
- 搞清楚斐波那契回撤是啥,以及它的核心原理
- 認識它在股市裡的實際應用,以分析價格趨勢
- 學會怎麼畫斐波那契回撤線,並熟悉各種重要水平
- 瞭解它的好處與壞處,再搭配其他指標一起使用
- 從成功和失敗案例中吸收精華,提高交易命中率
什麼是斐波那契回撤?
「斐波那契回撤」是技術分析圈子裡的老朋友,依靠的就是「斐波那契數列」那神奇的黃金比例。對於搞股票、外匯,或其他金融商品的人來說,它能指點出未來可能的支撐與阻力,幫你在市場浪潮裡立足不敗。
定義與背景
所謂斐波那契回撤,就是看股價上漲或下跌途中,會出現多大的「回檔」幅度。比方說,如果股價原本漲了一大段,但出現回落,我們會用「前面那段漲幅」做基準,算出一些關鍵百分比(回撤位)來判斷何處可能止跌,或反之亦然。
斐波那契數列的基本概念
斐波那契數列就是那種前兩項加起來等於下一項的神奇數列,在自然界裡什麼樹枝、貝殼啊,都有它的蹤跡。金融市場也不例外,黃金分割比例這些隱藏公式,讓人嘖嘖稱奇,以至於市場大佬們也愛拿它來推算支撐阻力。
斐波那契回撤的應用
透過斐波那契回撤技術,股市走勢看起來不再是「玄學」,而能給你一點具體參考的依據。投資人可以更精準地預測漲跌,不會猜得像無頭蒼蠅。尤其在波動比較大的市場,這招就很好用。
在股市中的應用
斐波那契回撤能很直接幫我們找關鍵支撐位(或阻力位)在哪。也就是你看那條回撤線,哪個百分比對應到支撐,可能就是個不錯的買進點,或者是一個賣出的警訊。簡而言之,你就抓準那個位置,看它是反彈還是繼續跌。
如何使用斐波那契回撤來分析趨勢
最常見的斐波那契位置有 38.2%、50%、61.8%,有時也看 23.6% 或 78.6%,總之這幾個數字你會常聽到。價格來到這幾個關卡時,就要看它是否守住(支撐)或突破(阻力)。如果在 61.8% 這邊頂住然後往上衝,可能就暗示整體趨勢還是多頭。
如何繪製斐波那契回撤線
想在圖表上畫這些線,其實挺簡單。大多數交易軟體都支援自動繪製,你只要選擇「斐波那契回撤」工具,再拉一下高低點,系統就自動標出那些 23.6%、38.2%……的線給你。
確定重要的高低點
先挑一個走勢明確的「高點」和「低點」。如果是漲勢,你找這波漲勢的起始低點到最高點;若是跌勢,則反過來。這就是後面要算「回檔」的範圍基準。
使用交易軟體繪製回撤線
把上面確定的高低點套進去,軟體就會畫出幾條水平線(也就是回撤線)。這些線就是我們的「支撐/阻力」候選。每條線對應的百分比,你可以隨時調整參數或換個高低點試試看。
這樣,你就能大致判定股價到哪裡可能會「撞牆」,哪裡可能是「安全網」。要是該跌破還是跌,那就沒辦法,我們就認了,但至少有個「備案」可以參考。
常見的斐波那契回撤水平
如前所述,常見的回撤百分比有 23.6%、38.2%、50%、61.8% 和 78.6%。大家都愛看,也頗有用。這些數值背後其實是斐波那契數列加上黃金分割的眉角。
主要回撤水平介紹
具體來說:
- 23.6%:小幅調整,莫驚慌,可能只是微幅獲利了結。
- 38.2%:中度調整,代表部分多頭撤退,但還不算慘烈。
- 50%:回一半,算是蠻關鍵的支撐或壓力,畢竟退到一半很尷尬。
- 61.8%:有點深的回撤,這裡若守不住,通常暗示趨勢要翻臉。
- 78.6%:極深回檔,往往在「大修正」或崩盤之後出現。
各水平的意義與影響
有玩艾略特波浪理論的,也常把斐波那契結合進來,看哪一浪可能在 61.8% 那邊反轉。大部分人最愛盯緊的還是 61.8% 或 78.6%,因為那裡常常出現明顯的「撐」或「壓」,是很不錯的觀察重點。
總之,盯好這些神奇數字,就能更從容地面對市場震盪。當然,還是要結合其他指標,不要只看斐波那契就梭哈。
斐波那契回撤與其他技術指標的結合
任何一種指標單打獨鬥都顯得弱,斐波那契也一樣,要是你只迷信這個,可能常常翻車。所以,最好配合移動平均線,或 RSI、KD 這類指標,效果更好。
結合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能看一段時間價格的平均,所以如果說斐波那契給出一個 61.8% 的回檔位,同時這個位置又剛好和 60 日均線交匯,那就可能更加確定這是一個強支撐或阻力。如果價格跌破兩者,那就很可能是你該停損的時候。
結合相對強弱指標(RSI)
- RSI 用於看超買超賣區。
- 若價格到 61.8% 回撤,RSI 還在超賣區,表示可能有反彈空間。
- 若價格回到 23.6%,RSI 也沒到超買,可能還有上衝力。
總之,好幾個指標一起參考,會比單看回撤線更保險,能讓你的交易策略更豐富。
斐波那契回撤的優缺點
沒有什麼指標是「一招打天下」,斐波那契回撤也是一樣,有好也有壞。你得明白它的實力在哪,哪裡又有漏洞。
優點分析
最明顯就是它容易操作、使用簡單,而且經常能給出蠻準的支撐壓力,讓你在動盪的市場裡有個比較客觀的判斷。對於交易心理上,也有幫助,因為你知道該在哪兒設停損,減少情緒化。
缺點探討
缺點是太主觀,因為你怎麼選高低點,會因人而異。然後若只盯著這個不看其他訊號,可能忽略了市場上更重要的事件。還有,回撤線雖然好用,但也不能保證股價就一定會停在那裡不動,它只是「機率高」的參考線而已。
優點 | 缺點 |
---|---|
預測能力強 | 主觀性較強 |
操作簡單直觀 | 可能忽略其他訊號 |
交易心理有依據 | 沒有全面性風險控管 |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斐波那契回撤融入你自己的整體交易策略,和其他技術指標一起使用,互相印證,才能真的提升勝率。
實際案例研究
光聽理論不夠,看看實際案例才知有沒有搞頭。下面分享一些成功跟失敗的例子,讓你更瞭解斐波那契回撤是怎麼實踐的。
成功案例分享
某科技股連續大漲,但常會在 50% 或 61.8% 回檔之後又再度衝高。很多人抓準這種回撤幅度加碼,結果屢屢大賺。顯示斐波那契在一些強勢股裡確實挺靈驗。
失敗案例分析
也有人一昧只看斐波那契,結果在股價一路跌穿多個回撤線後,還自我安慰「會反彈,會反彈」,結果被套很深。事後才發現除了斐波那契,還有量能、消息面等都沒顧,結果慘賠。
所以建議大家,斐波那契回撤很好用,但不是絕對,要配合其他分析,也要盯著盤面動態。如此一來,才能在股價的波瀾裡如魚得水。
如何判斷回撤與反轉
很多人問,像股價拉回,到底只是短暫回撤,還是整個反轉走空?這對交易決策差很大啊。這時候斐波那契線就是一個很好的基礎輔助,你看它到哪個百分比能否撐住、以及有沒有配合其他信號。
識別趨勢的持續與反轉信號
常用的觀察點:如果價格在 38.2% 或 50% 之處就能守穩,那通常只是短期修正,後續還會沿原趨勢走。若一路逼近 61.8%,就要小心有無反轉。再結合 RSI 或波浪理論來看,如果指標也同時顯示背離,那反轉的機率就挺大。
常見的誤區與陷阱
過於迷信斐波那契回撤是大忌,因為任何指標都不是保證。再厲害的支撐也可能被市場一腳踢破。不要為了等回撤線而放棄看其他消息,這會導致錯過風險信號。
進一步學習與資源
想更深入研究斐波那契回撤,當然要看看一些權威的書、金融網站,或是報名線上課程聽專家教學,才能多角度理解。
推薦書籍與網站
書的話,可以看看《技術分析之道》和《交易心理學》,這些都是暢銷經典。網站方面,像「投資理財」、「華爾街日報」也常有不錯的專家觀點。多吸收總是好事。
在線課程與研討會
如果你想系統學習,可以找些線上課程,比如「技術分析高階課程」,由資深交易員來教,或參加「交易心理學實戰研討會」,讓你知道該怎麼穩住心態。實戰經驗一定比死讀理論更有效。
FAQ
什麼是斐波那契回撤?
斐波那契回撤如何在股市中應用?
如何繪製斐波那契回撤線?
常見的斐波那契回撤水平有哪些?
如何將斐波那契回撤與其他技術指標結合使用?
斐波那契回撤有哪些優缺點?
如何區分價格回撤和趨勢反轉?
幣圈小鯨魚,深耕幣圈已經第 9 年,從 2016 年的 ETH 10 美元一路看到 2021 牛市的 4,800 美元高點。經歷過 DeFi 熱潮、NFT 爆發、FTX 崩盤,也活過熊市寒冬。
現專注於現貨與合約交易,輔以鏈上數據分析與板塊輪動觀察,結合短中線技術策略。過去三年個人帳戶回報如下:
▸ 2021 年報酬率:+189%(主力:現貨+DeFi 倉位)▸ 2022 年報酬率:+38%(主力:避險穩定幣挖礦+空單對沖)▸ 2023 年報酬率:+74%(主力:合約波段+AI 概念幣輪動)
平均勝率維持在 61~66%,最大回撤控制在 12% 以下。致力於讓新手「看懂市場訊號、建立風險意識、拒當 FOMO 韭菜」。